新聞中心

  首頁  /  新聞中心

銀行捐款

捐贈協(xié)議書樣本

有關公益救濟性捐款涉稅問題解答

開學在即,教育專家支招:如何讓孩子“收心”?

發(fā)布日期:2021-08-31

  你家孩子“收心”了嗎

  開學來臨 本報記者采訪教育專家為家長學生支幾招

  還有一周,“神獸”們就要“歸籠”了。家長們在松了一口氣的同時,又有些擔心,假期里電子游戲打通關,吃喝玩樂皆不少的孩子,能否在開學前一周順利收心,適應新學期新生活?在“雙減”的背景下,孩子會不會“放羊”?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多名教育專家,為孩子開學前“收心”支招。

  專家建議,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比較有儀式感的活動,例如置辦開學物品、制定作息計劃、總結暑假生活等,讓孩子們認識到新學期要開始了。在減負的同時,要更加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,讓孩子學習從被動變主動,從他律變自律。

  家長:基礎教育階段培養(yǎng)習慣和信心

  郭云海認為,“雙減”政策將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歸各自的角色?;A教育階段,最主要的是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,到了高中,孩子再做出選擇并分流。用一樣的教育標準來培養(yǎng)不同的人,并不符合教育規(guī)律。

  家長要聆聽孩子需要什么,就給孩子什么,而不是給孩子灌輸他們不需要的東西。因此,家長不妨將重心轉移到培養(yǎng)孩子廣泛的興趣和好習慣上來。興趣能賦予孩子很強的內驅力,孩子有興趣,在活動中能發(fā)展個性,發(fā)揮特長,培養(yǎng)自信心。家長也要意識到孩子個體成長的差異,不要盲目攀比,根據孩子的優(yōu)勢和愛好因材施教,尊重孩子的天性,做孩子的好伙伴、好教練、好規(guī)劃師。

  在習慣方面,需要家校共育。習慣的養(yǎng)成需要外力的推動,經歷從被動到主動、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。孩子在學校養(yǎng)成良好的學習、運動習慣,家長在家也要監(jiān)督孩子保持。家長們要學會放手,給予孩子尊重和信任,鼓勵孩子參加家庭生活和家務勞動,同時給予孩子應有的家庭地位,逐漸培養(yǎng)主人翁意識,營造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。

  學校:著重培養(yǎng)孩子“學力”

  對于學校而言,質量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,但這個質量不該是分數,而是學生的“學力”,也就是學習能力。

  家長原本可以依賴補習班,借助機構的外力培養(yǎng)孩子,增加孩子校外學習時間?!半p減”落地,學校要擔當好學科教育的重任,減少家長、學生對校外機構的依賴,減輕家長對孩子在校內能否學飽、學好的擔憂。校內課后托管方面,大部分學校都引進第三方機構,未來要加強互補,學校要提升學科教育水平和質量,也保證好機構素質課程的質量。同時,建議家長報名校內課后托管或校外課程時,要考慮孩子的學習能力、愛好、天賦。

  支招1: 置辦開學“裝備”制造儀式感

  支招專家:廣州市黃埔區(qū)東薈花園小學校長郭云海

  還有一周就要開學了,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說一說,開學了想做些什么,應該做些什么。父母和孩子達成共識后,寫一份承諾書,通過這種平等的儀式感來提醒孩子收心。家長與孩子一起置辦開學“裝備”也屬于儀式感教育,通過買一些筆、本子等常用的文具用品,增加孩子對開學的期待感。

  對于假期作息不太規(guī)律的孩子,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制定與學校生活接近的時間表,按照平時上學的時間起床、學習、運動、睡覺,有規(guī)律地安排作息時間。

  在暑假最后幾天,有必要適當限制孩子的娛樂時間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書店,買一些孩子喜歡的課外書,讓孩子逐漸調整到學習時的狀態(tài),慢慢收心。

  如果孩子對于暑假快結束了有點不開心,可以鼓勵孩子在開學前主動和同學聯(lián)系,減少開學給孩子帶來的失落感,增加孩子對新學期和小伙伴一起回校上課的期待。新學期伊始,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制定新學期的目標,注意制定的目標要適當,讓孩子感受到通過自身的努力是可以獲得成績的,讓其體驗到成就感,增強自信心,對學習更感興趣。

  支招2: 不要熬夜突擊暑假作業(yè)

  支招專家:廣州市婦女兒童醫(yī)療中心心理科主任醫(yī)師查彩慧

  暑假生活相對輕松,很多家長放松了對孩子的管理,有些孩子突擊暑假作業(yè),黑白顛倒、作息紊亂。家長們在暑假剩余時間里應以家居生活、社區(qū)活動為主,督促孩子調整作息時間,幫助孩子提前進入開學返校的狀態(tài)。

  如果暑假作業(yè)還有很多沒有完成,建議不要熬夜突擊。家長可以跟孩子制定計劃,并且建議跟老師溝通,讓孩子在開學后一兩周內補齊作業(yè)。

  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了解、討論新學期的學習安排和學習內容,讓孩子制定計劃、目標以及獎勵方案。家長還可以與孩子討論對老師、同學及學校生活的態(tài)度和看法,以及時了解孩子,引導孩子。

  支招3: 家長自己也要收收心

  支招專家:廣州市天河第一小學心理科組長肖冬梅

  肖冬梅認為,暑假期間,許多家長不用陪娃寫作業(yè),晚上玩手機的時間增加了。開學前,家長自己也要收收心,要給自己使用手機制定限制,詩詞女孩武亦姝的父親每天下班后就不碰手機,這份身教值得家長效仿。

  郭云海則指出,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看待電子產品的利弊,除了娛樂功能,還要利用好其學習和生活功能。建議鄭重召開一次家庭會議,和孩子一起討論商量,羅列電子產品使用的利弊,并達成共識,和孩子簽訂契約,約定好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、內容。(來源:廣州日報 記者劉曉星、林欣潼、伍仞/通訊員李雯)

返 回

版權所有?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? ? 京ICP備19005412號-1